作者jacksonli (街K)
標題Re: [問卦] 活著要幹嘛??
時間2024-05-09 19:23:30
※ 引述《bttnec (123)》之銘言:
: 終其一生
: 庸庸碌碌
: 活著要幹嘛
: 最後還不是得死
: 那現在活著要幹嘛
: 什麼時候有活著的感覺
: 是不是三四十歲之後
: 大家都已經死了??
同學其實你不用這麼自哀自怨
人生只有一次,你也可以選擇活好活滿
在當代物質社會下,人類的心靈滿足其實是被扭曲跟忽略的
資本主義所灌輸的滿足物慾才能帶來幸福的思想
其實就跟情人節一定要買巧克力才會快樂是一樣的空虛
不管在哪個國家,家財萬貫的富二代也是很少人可以說自己"很幸福"
美國一位知名的心理學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
畢生也在尋找什麼才是真正持久正向的幸福
他尋訪各種不同背景的成功人士,他們所認為至高幸福的活動或體驗是什麼
很顯然的是,畫家會說作畫讓他感到幸福。音樂家則是認為演奏讓他覺的充實
運動員坦言在運動競技的訓練以及比賽是最高的體驗
甚至老練的銷售大師說明,最幸福快樂的時刻是進行一筆高難度的專業交易
看到這裡,你可能會說。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,不是嗎?這誰都懂的吧?
事實上,Mihaly Csikszentmihalyi把他研究過的對象們所定義的幸福進行邏輯歸納
並發表了"心流理論" - Flow
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5%BF%83%E6%B5%81%E7%90%86%E8%AB%96
他認為人類最能達到持久幸福的方式
就是進行一系列當事人認為可以達成最終理想狀態的活動
當然,最終理想狀態的理解可能各有不同。甚至可以被扭曲跟灌輸(例如宗教)
但是以一般人的常識來說,就是能把心裡所想到的奇想轉換為現實存在
這行為的最大公約數就是"藝術"
事實上單純就是把一件事做到好的儀式性,就可以帶來相當大的幸福感
就像日本文化所提倡的 - 盡力把一件工作盡責的做到好
也就是Mihaly Csikszentmihalyi所說的狀態 - Becoming - 成為(某事)(某物)
甚至,活動本身的意義根本不需要有社會上的重要性
一個人並不是做了貢獻社會或是成為名人而取得幸福
做一個最不起眼但是自己最想做的"某件事情"所帶來的幸福感跟成就感就已經相當龐大
就像是行善為什麼可以帶來幸福感
因為你的道德觀跟正義感讓你覺得某些情境不公平,而且你有能力可以改變現實
於是你做了你認為正確的事
例如提醒陌生人錢包掉了,協助傷患或是老人,甚至是幫問路的人帶路
並不是因為行善讓你感到幸福
實際上是因為你創造了你認為應該發生的現實
就好像你打LOL自己發展了一個角色的裝備跟技能流法並且在實戰中成功
或是你自學Blender做出了一段自己想做的影片
這個過程中讓你凝聚了大量的集中力 - Mihaly Csikszentmihalyi稱之為Flow
最後的成果讓你感受到 - Becoming
甚至挑戰最終極的人類個體目標 - Legacy
有興趣的人可以多參閱Mihaly Csikszentmihalyi的著作
這個思考方式也給我的職涯上有很大的幫助
人生真的可以不必只是庸庸碌碌而已
--
以筆為槍
藉嘴為砲
--
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-web.org.tw), 來自: 103.106.88.243 (澳大利亞)
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ptt-web.org.tw/Gossiping/M.1715253812.A.00B
→ goodman5566: 生物活著的意義就是 種的延續 1.173.29.169 05/09 19:25
推 fatetree: 水喔 好文必須推 27.242.1.215 05/09 19:25
推 rogger: 推 114.32.22.200 05/09 19:28
推 billly: 認真分享推 61.70.214.45 05/09 19:29
推 axz123999: 推推 125.224.139.92 05/09 19:30
推 odemagus: 有錢人為啥都想包養 125.224.139.92 05/09 19:30 推 wkiosar: 以為會看到歪樓 結果認真到底 42.79.219.20 05/09 19: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