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 jeff1013: 老實說EFF這數據現代觀點來看沒啥意義 但泳池哥打很爛也 01/25 11:04
→ jeff1013: 不衝突就是 01/25 11:04
→ heyhimoly: 出手次數>得分? 01/25 11:04
→ jeff1013: 影響EFF的東西不止出手次數啊 01/25 11:05
→ shifa: 籃球EFF我都當當棒球OPS在看 反正愈高愈有影響力沒有解釋力 01/25 11:13
→ jeff1013: 他跟OPS概念的確是有點相似 但單場EFF越高我不覺得「絕 01/25 11:14
→ jeff1013: 對」越有影響力 01/25 11:14
→ jeff1013: 舉例來說 你兩罰不進但你自己搶回進攻籃板 你在EFF的計 01/25 11:15
→ jeff1013: 算上跟你直接發生一次失誤都是-1 01/25 11:15
→ jeff1013: 但這兩個情況下 很明顯是直接發生一個失誤嚴重性比較大 01/25 11:16
推 dante110059: 普洱準備學中文 01/25 11:16
→ shifa: 那是公式校正(信效度)的問題 但原則上EFF就是比大小 01/25 11:19
推 jeff1013: 而且通常你單場出手次數越多 EFF越好洗 這跟這數據的名 01/25 11:20
→ jeff1013: 稱或想展示的初衷其實是違背的 01/25 11:20
→ jeff1013: EFF當然是比大小呀 只是它的計算公式盲點太多 01/25 11:21
推 jack34031: 那jefc最推薦那個進階數據 01/25 11:34
→ jack34031: *jeff 01/25 11:34
→ jeff1013: 我覺得這篇文章其實挺不錯的 01/25 11:37
→ jeff1013: 但說真的籃球真的還是體感看比較準就是 相對棒球數據的 01/25 11:38
→ jeff1013: 發展 籃球目前還是比較難用某個數據完全呈現一個球員的 01/25 11:38
→ jeff1013: 影響力或者純實力 01/25 11:38
→ jack34031: Ayton慘 01/25 11:42
推 jeff1013: 就拿很多季後賽總是比較爛的球星來說(例如大家很愛嘴 01/25 11:46
→ jeff1013: 的鉛筆) 目前各式各樣的一體化進階數據(球迷能看到的 01/25 11:46
→ jeff1013: )就很難去解釋 01/25 11:46
推 jeff1013: 基本上越高端局的對戰 越能看出某些球星的純實力如何 這 01/25 11:48
→ jeff1013: 應該也是目前進階數據發展的侷限性吧(當然球團內部的進 01/25 11:48
→ jeff1013: 階數據不知道) 01/25 11:48
推 jack34031: 只能說季後賽的對抗強度、戰術運用跟人員調度都有很大 01/25 11:48
→ jack34031: 差距 01/25 11:48
→ jack34031: 不過季後賽也不可能有大量數據可以分析 01/25 11:49
→ jeff1013: 對呀 所以才會說季後賽是真正考驗球星的戰場 01/25 11:49
→ jeff1013: 目前的進階數據就是看「例行賽」哪些球員是真的表現的 01/25 11:50
→ jeff1013: 比較好這樣 01/25 11: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