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1年時T-34/76和KV-1這種怪物車剛開始服役沒多久 量也沒很多但大大的震撼了德軍,除了當時主力的三號 正面啃不動之外連當時作為反坦主力的pak36都只能 敲門,更別提KV-1,或KV2這種大怪物,通常德軍 只能先把他孤立再慢慢料理,KV2更離譜,連88砲直擊 都打不穿 T-34是一款非常適合打消耗戰的戰車,他成本很低 組裝工時很短適合大量快速的生產和訓練,裝甲火力 都符合當代需求甚至44年換裝85砲之後仍然可以在 前線繼續充當裝甲主力。 但T-34仍有許多缺點: 76型炮塔只能塞一個人,代表戰車長要兼任砲手又要 索敵,作戰效率實際很低落,到85型改良炮塔後這問題 才改善(因此T34/76、85型從外貌上非常好辨認,而且 大多數戰爭片其實常常讓T34/85「提早」登場了) 初期並沒有無線電,只能靠旗語溝通,那開戰怎麼辦? 你自己看著辦,所以t34協同作戰能力非常糟,雖然 是設計來配合步兵進攻的卻常常被打到跟步兵脫節變成 反坦武器的餌食或被德軍步兵從近距離摧毀。而且41年 的時間T34更容易被三號從數量上壓制圍起來打死, 這個問題在42年之後獲得改善,43年總算讓無線電 變成標配,41年T34最常見的死法就是衝過頭被一萬種 方法霸凌 另外無線電的裝備並沒有讓T34的作戰效率上升到西方 國家的標準,實際上仍然很糟,而且T34另一個大問題 是索敵能力,這使得他們在廣闊的東部戰線常常會先挨 好幾發冷槍之後才匆忙反擊,而且反擊效率也很低下, 射速很難跟德國戰車拼比,有許多問題是來自設計上 ,但T34本身超低的成本使得這些問題通通都可以被 容忍 對了,wiki上有個很有趣的數字,T34總產量為8.4萬 ,在二戰期間被德軍擊毀的數量多達五萬 只能說德軍盡力了,他們整個二戰裝甲車總數都不一定 有8萬 -----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-web.org.tw), 來自: 111.71.67.37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ptt-web.org.tw/C_Chat/M.1711001641.A.874
lomorobin: 蘇聯的步坦配合就是叫步兵去用臉接子彈讓我坦克知道敵 03/21 14:20
lomorobin: 人在哪裡 03/21 14:20
ANOTHERCAT: 蘇聯坦克的反應裝甲.jpg 03/21 14:26
narumi150729: 大清洗後蘇聯將兵素質底下,連帶放大t-34缺點 03/21 14:36
chuckni: 不過大清洗影響的是41年作戰效率,41年實際上場的T34沒有 03/21 14:39
wilmer: 我妹上包養網被我發現= = 03/21 14:39
chuckni: 很多就是了,那時還是一堆BT、T70 03/21 14:39
Wooctor: 88砲直擊都打不穿 蛤? 03/21 14:40
chuckni: 42年後就都是正常訓練送進去的 03/21 14:40
Wooctor: KV2用75mm KWK40 L43的APCBC就能穿了 03/21 14:42
chuckni: KV2有一輛最後是88砲轟炮塔後面才打出一個洞讓步兵丟雷清 03/21 14:42
badlip: 隔壁桌的人竟然在討論包養... 03/21 14:42
chuckni: 掉的,事後檢查車體發現88砲只打出了凹痕 03/21 14:42
chuckni: 41年那時88砲也是防空型不是pak43,pak43基本上沒有打不 03/21 14:43
Wooctor: 那是個別戰例,而且要看當下使用彈種 03/21 14:43
chuckni: 死的 03/21 14:43
Wooctor: 88mm flak36就有APCBC了好嗎… 03/21 14:43
piggyoil: 樓上是不是被包養 03/21 14:43
Wooctor: 要不然要怎麼在北非打穿馬蒂爾達 03/21 14:43
Wooctor: 正常來說88mm Flak36配APCBC,KV2全身沒地方擋得住那種 03/21 14:44
Wooctor: 穿深 03/21 14:44
chuckni: 那就不知道了,不過那一台的確是特例 03/21 14:45
Wooctor: 虎1用的戰車砲就是從這門平高兩用砲修改而來的,倍徑還一 03/21 14:46
TwixBar: 樓下被包養 03/21 14:46
Wooctor: 模一樣 03/21 14:46
Wooctor: 至於Pak43就真的更暴力了,M26跟IS2後期型的正面都能穿 03/21 14:50
Wooctor: 講到人員素質的部分,以前看過有書講過 03/21 14:54
Wooctor: 二戰蘇聯的教案會要求車長在戰鬥時把艙門鎖死不探出頭 03/21 14:55
Wooctor: 跟美德兩國重視SA的習慣不同 03/21 14:55
boggicer: 現包養都上檯面了嗎 03/21 14:55
Wooctor: 視野較糟的情況下會漏看到敵人,且一旦車隊有戰車被擊毀 03/21 14:57
Wooctor: ,很容易陷入混亂 03/21 14:57
chuckni: pak43就是開發來專門反坦的砲了,已經是虎王象式那些怪物 03/21 14:59
chuckni: 動物園的主砲同款 03/21 14:59
chuckni: T34本身視界就很差了,視野才是影響效率的主因,一開戰很 03/21 15:01
Chiason: 在包養網遇到朋友= = 03/21 15:01
chuckni: 多T34只能亂衝又沒有足夠的資訊引導 03/21 15:01
Wooctor: 對啊還有獵豹跟犀牛 03/21 15:02
Wooctor: 確實如此,而且戰爭初期蘇軍的士氣不佳 03/21 15:03
Wooctor: 人員素質被大清洗弄得堪憂 03/21 15:04
Wooctor: 這些因素多多少少會影響戰車性能的發揮 03/21 15:04
Markell: 問卦:有包養SD的卦嗎 03/21 15:04
narumi150729: 巴巴羅薩時蘇聯高級指揮官各種失去聯絡是家常便飯 03/21 15:05
narumi150729: 大鬍子還會下各種自殺式指導棋 03/21 15:06
chuckni: 巴巴羅薩時期史達林跟42年後史達林簡直像兩個人 03/21 15:07
narumi150729: 從最高指揮部到前線士兵都亂成一鍋粥 03/21 15:07
Wooctor: 之前看邁爾的回憶錄時有想過,會不會是跟一些德軍進攻箭 03/21 15:13
fuoya: 隔壁桌好像是包養SD在見面XD 03/21 15:13
Wooctor: 頭衝太快也有關 03/21 15:13
Wooctor: 常常莫名其妙就衝進蘇軍的HQ或野戰指揮所 03/21 15:13
Wooctor: 或是仔細一看才發覺俘虜為高階軍官 03/21 15:14
Wooctor: 蘇軍因為HQ直接被抄掉,指揮體系就開始亂了 03/21 15:15
iwinlottery: 蘇聯開始的傳統指揮官要在前線,到今天俄羅斯高階將 03/21 15:16
Apasiri: aSugarDating = 包養SD? 03/21 15:16
iwinlottery: 領陣亡率還是很高 03/21 15:16
chuckni: 可能有關,畢竟蘇聯那時是一路在退,可能都沒坐定新的防 03/21 15:18
chuckni: 線還在蓋某處就又被突破又要開始退了 03/21 15:18
narumi150729: 一方面是大鬍子真的不信德國會打,導致前面崩太快 03/21 15:18
chuckni: 41年國防軍步兵師的主要工作是幫裝甲部隊突破後佔領的大 03/21 15:20
litidi: 未看先猜這包養網 03/21 15:20
chuckni: 片疆域進行掃蕩,那時被丟在身後的紅軍可是上萬數十萬很 03/21 15:20
chuckni: 多失去指揮就只能原地死守了 03/21 15:20
narumi150729: 一方面蘇聯直到被打了才體會到德國推進速度鬼扯快 03/21 15:20
narumi150729: 而且蘇聯當時極度依賴大城市的公路網 03/21 15:22
narumi150729: 只要大城市一丟,德軍沿線暴衝根本檔不下來 03/21 15:22
Merzario: 有人知道包養SD是什麼嗎 03/21 15:22
chuckni: 這牽扯到另一個問題:莫斯科到底值不值得全力打下,其實 03/21 15:24
chuckni: 考慮到俄羅斯交通網的話莫斯科淪陷是足夠讓蘇聯戰爭機器 03/21 15:24
chuckni: 直接癱瘓的,他們自己是非常依賴莫斯科的鐵路網來輸送援 03/21 15:24
chuckni: 軍到俄羅斯全境 03/21 15: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