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無人機出海戰略:三大路線誰能切入兆元市場? https://finance.technews.tw/2025/03/01/tw-drone-market/ 無人機產業的產值,五年內上看兆元,引來多家台廠爭相搶食市場大餅,政府更將無人機 產業置於發展核心,全力助推台廠搶攻國際市場。不過無人機因具軍民兩用性質,要出海 就必須跨越現實的「政治障礙」因素,擺在台廠眼前的三條路,到底哪條是成功機率較高 的路徑? 2030年,無人機市場規模將上看兆元!為了爭搶這塊大餅,多家台廠磨刀霍霍,甚至還組 團參加首屆歐洲無人載具產業鏈展,動作頻頻。不過,由於無人機具軍民兩用性質,台廠 拚出海的同時,必須跨越台灣「特殊國際地位」帶來的政治障礙,才有機會透過出口壯大 產業。 無人機第一條路:直接出口 目前多家台廠搶攻國際市場的方式,是直接出口自家產品,去年底行政院帶團參訪亞創中 心時,多家台廠就紛紛介紹自己的實績。例如富蘭登科技就指出,自家的垂直起降定翼型 無人機UA50V就已經賣到海外市場,田屋科技的小型旋翼機也拿到印度、韓國、澳洲,及 東南亞客戶的訂單。 問題是這些「直接出口」的海外訂單,量都不大,只倚賴這條路,勢必難以壯大台灣的無 人機產業。一家台廠私下直白坦言,若大力宣傳產品是「MIT」,做為搶攻海外市場的亮 點,「老共馬上就來施壓,」顯示背後政治障礙不容小覷。 曾在美國國防部工作27年的台灣雷神前總經理胡振東就透露,他曾參訪幾間台廠,「他們 的產品說實話非常棒」,也有直接出口到海外的實績,但數量不多,顯示市場受限,「一 兩家公司只賣幾架無人機出去,這不是產業的長期發展策略」。 由於無人機產業有軍民兩用的性質,要邁向海外市場,就不能用純民用市場角度思考,須 輔以軍用產業的發展邏輯進行驗證。胡振東指出,軍工產業要能發展,背後有三個關鍵因 素:國家必須准許、廠商要有能力、要有足夠的市場。前兩項台灣沒問題,但市場方面, 台灣有不少挑戰需要突破。 首先是台灣市場規模不夠,基本上只有公部門採購案,要發展就必須要走向海外,而這就 會觸及到現實的「政治障礙」問題。他指出,其實台灣製造的飛彈、無人機等軍工產品, 品質相當優秀,但當產業面臨市場不夠、賣不出去,量產數量就會受限,這又拉高價格、 降低產品競爭力,導致政府部門算一算後,認為不如向外採購,整體陷入負面循環。 也因為台灣軍工產業要走向海外市場,勢必會面臨政治障礙,因此台灣也不能學習隔壁的 韓國經驗。胡振東說,品質好、價格合理,是近年韓國的國防工業爬升速度飛快的原因, 但若台灣造出比韓國貨品質更好、價格更合理的產品,就能賣得出去嗎?他悲觀看待,建 議台灣發展自己的軍工產業,「不要將焦點放在一個產品」(don′t focus on an item )。 無人機第二條路:代工 若不走產品直接出口這條路,台灣無人機產業要搶攻海外,還有兩條路可選:一是走代工 。二是化整為零,整廠輸出後賣關鍵零組件。 代工方面,目前看來是台美合作的重點項目。去年美國商務部主導的26家美商訪台,討論 台美雙方在無人機產業的合作方式,傳出除希望台廠替美商代工生產零附件外,也討論由 美商「貼牌」代銷台製無人機,美商對中科院的「劍翔」反輻射無人機展現高度興趣,劍 翔貼牌一事不脛而走。 國防學者看好相關事態的發展,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表示,沒有國際銷售的能 力,是台灣發展軍工產業的一大致命傷,若美商有意願幫台製產品「貼牌」,一來可以增 加自身產能,提高產品競爭力,二來也增加產品的曝光機會,最重要是可藉此了解國際規 格與需求,不斷改善自家產品,「劍翔貼牌,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」。 不過也有無人機業者擔憂,「劍翔貼牌」等於是台灣將無人機know-how全部給美方,並讓 台灣專做代工。走代工,雖然可讓整體產值快速衝高,但利潤卻不高,並非台灣發展無人 機產業最好的一條路。 ▲ 2019台北國防展展出的劍翔無人機。(Source:Kenchen945, CC BY-SA 4.0, via Wikimedia Commons) 無人機第三條路:化整為零整廠輸出 智飛科技副總傅孟杰指出,台灣無人機產業要搶攻海外市場,化整為零的整廠輸出模式, 或許是比較好的一條路。他指出,台廠可跟他國合作,協助對方滿足自身的「國防自主」 需求,將組裝、維修的能力技轉出去,自己則賣技術門檻高的關鍵零組件,這樣既省下建 廠、人力成本,利潤又高,可達成多贏局面。雖然走這條路,就不像產品直接出口一樣有 「自己的品牌」,但對台廠來說,能否「務實」走出去,相較「務虛」更加重要。 無論代工或化整為零,兩者走的都是將焦點轉向到特定的關鍵零組件,胡振東認為,若能 如此,台灣發展軍工產業的成功機會都大許多。因為這些零組件,不但台灣需要,其他國 家也需要,更能繞過「政治障礙」擴展海外市場,這樣對台灣軍工產業的第三項制約因素 ,就能迎刃而解。 以無人機的關鍵零組件電池來說,他透露,台灣這方面的技術相當優秀,自己過去就曾帶 美軍參訪過。而除電池外,馬達、複合材料等硬體,台灣製造實力強大,因此保有相當的 實力;特別是未來的無人機產品,將更聚焦AI、數據安全、控制系統等軟件部分,這方面 台灣由於晶片、ICT處於產業的關鍵地位,更有發展優勢,若能繞過政治障礙,壯大不成 問題。 無人機產業要走向海外,產品直接出口、代工、化整為零賣零組件這三條路徑,各有優缺 點。五年內眾台廠如何搶食這產值上看兆元的產業,也是外界觀察台灣下座護國神山能否 順利成形的關鍵期。 -- ※ 發信站: 批踢踢實業坊(ptt-web.org.tw), 來自: 180.177.0.129 (臺灣) ※ 文章網址: https://ptt-web.org.tw/Tech_Job/M.1740840158.A.BB5
kkes0001 : 笑死還老共來施壓118.168.144.138 03/02 01:26
gino0717 : 南無阿彌陀佛 123.194.162.12 03/02 12:09
SilentBob : 對岸:再靠北以後不要用拎北無人機133.159.151.206 03/02 12:44
SilentBob : 來表演133.159.151.206 03/02 12:44
luche : 彎彎的隱形冠軍! 101.10.161.181 03/02 14:47
Peycere: 演藝圈一堆包養好嗎 101.10.161.181 03/02 14:47
RTA : 白癡膩,這種東西做不贏對岸,不要 101.8.23.151 03/02 17:18
RTA : 吹了 101.8.23.151 03/02 17:18
km612tw : 被大疆屌虐 沙子才買 49.216.105.245 03/03 02:25
SYSQP : 這議題在黑熊之前就一直想炒了,$$$$ 36.225.31.170 03/03 20:38